能够有这么多的学界前辈,这么多的学术同道、老师和朋友,以及文化出版界各方面的领导者,出席《世界汉学》创刊座谈会,我们感到非常荣幸。特别是97岁高龄的钟敬文先生、8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、89岁高龄的张岱年先生,也光临我们的会议,不仅使我们感到荣幸,而且让我们深深感动并心存感激。这几位文化老人在各自学科(钟敬老在民俗学、季老在东方学、张岱老在中国哲学)对我国文化事业所作贡献及其献身精神,是伟大的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无论是治学,还是做人,他们都为时俊和后学树立了典范。当然今天与会的许多学者、作家,对学术文化都有自己的贡献,就不来一一陈述敬重他们的理由了。虽然,以我对学术界的了解,相信同样可以找到合适的冠词来形容他们的劳绩。
《世界汉学》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。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,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。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改变,需要有这样一本刊物。90年代以来学术思想的变迁,需要有这样一本刊物。现代化和自己民族文化传统是不相容的。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只有相冲突而没有相融合的一面——这种文化观己不被大多数学者以至一般民众所认同。马上到来的21世纪,将是文化与科技的世纪,也许是更重视整体观的世纪。所以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理念:“为了中国,为了过去与未来,为了东方和西方”。“《世界汉学》是大家的!”
当我们10年前创办《中国文化》的时候,在座的各位前辈、各位师友曾给予全力的支持。这次《世界汉学》的创办,又从诸位学术同道那里,获得了支持的力量。我个人、《世界汉学》和《中国文化》编辑部,以及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全体人员,为此而深深感谢并心存感激。这种感谢和感激的心情,是我们要么不做,做就要把事情做好的力量源泉。
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。端午节,是纪念两千年前的文化星辰、大诗人屈原的日子,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节。在这样的日子,我想,无论如何这是个好兆头。祝《世界汉学》好运,祝各位身体健康!